不求把媳妇当女儿,只求当外人!
最近朋友在脸书上抱怨婆婆又骂她,她没回嘴、默默地听完婆婆种种数落与挑剔,在婆婆的眼中,她就是「不孝的媳妇」!看完她的贴文,我心有戚戚焉!身为媳妇,不知道得承受了多久的冷嘲热讽、挑剔辱骂,才能累积足够的能量,用沈默包装勇气、用冷漠包装坚强……不求婆家把媳妇当女儿看,只求当个外人,图个清静!
其实媳妇与婆家也只是一种人际互动与关系!
对於刚认识的陌生人,是否会成为朋友,端看彼此合不合得来,双方都能选择。合得来的,也可能交心成为知己闺密;合不来也不用勉强,点头之交、维持和善有礼的基本礼貌,甚至不来往也未尝不可。就算是媳妇与婆婆,说穿了,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合得来的便是人人称羡的好婆媳,合不来的呢?媳妇黑掉?
其实媳妇与婆家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对等地位的互动,尤其是对婆家的长辈们,有点类似上司下属、长辈晚辈这种上下不对等地位,但又有点不一样!上司下属的关系,即使上司很龟毛或让人无法忍受,下属可能为了薪水而忍耐!不想忍,就辞职换工作。但媳妇忍耐,为了什麽???
结婚就能让媳妇与婆家变成「 一家人」?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因为结婚而与对方的亲戚产生关系,实际上,对双方来说,都是从没有亲情或实际互动的陌生人、「外人」开始。媳妇在婆家把自己当外人,尽量不插手婆家的事,免得吃力不讨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婆家的事,尽量由老公去解决。媳妇的愿望其实很小:远离婆家的是非恩怨,过好小家庭的和平日子即可。
媳妇有自知之明,听到「我会把你当女儿疼」这句话,听听就好,认真就输了!有些长辈由衷地说、说到做到,但更多长辈说的是场面话、客套话,说说而已。重点在於您遇到前者还是後者?毕竟事实就是:女儿和媳妇就是不一样,一个有血缘关系、一个没有!对婆家而言,媳妇不是女儿;对媳妇而言,婆婆不是妈妈。要婆婆把媳妇当女儿,或要媳妇把婆婆当妈妈,当一家人,说得轻巧,实际上是强人所难。
到底媳妇是外人还是自家人?
我是广告,请往下继续阅读
外人可理解为「与自己没有什麽亲近关系的人」。「媳妇是外人」,真的就把媳妇当外人般对待吗?
对一个外人尚能和善细语、谦和有礼,为什麽对媳妇就能理所当地地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尖酸刻薄、指桑骂槐呢?
1. 小孩的事都归妈妈,千错万错都是妈妈的错!!!
胖比满六岁,即将入小一,已经提前开始做预备,包括日常作息、生活自理、规矩等。某天他自己提出要自己洗澡、洗头,毕竟从四岁开始教,该教的都教了,该观察的也观察了,我相信也尊重胖比的决定,放手让他自己来。结果阿奏就开始碎念「夭寿哦!这个妈妈怎麽这样?!自己顾自己,都没在顾小孩的,让他自己一个人洗澡洗头,(无限碎念循环)」。
教孩子生活自理或独立,就说「夭寿,你妈妈在苦毒我的甘仔孙!」、「你让他自己吃(学习自己吃饭),你是要他噎死吗?」,诸如此类;孩子还不会,就说「那个谁谁谁几岁就会什麽什麽什麽了~」。总之,教与不教、会与不会,都有话说,把媳妇当敌人,媳妇做什麽都是虐待小孩、居心不良!若真的是「苦毒」或虐待,打家暴专线通报不是最快?
千错万错都是妈妈的错,孩子的爸爸呢?!教养小孩是「爸妈」的责任,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妇女,孩子教得如何,均应由爸妈一起共同承担!
2. 都是你教坏我们家小孩!
阿奏骂我,我都尽量不回嘴,让她骂完就好(🔎请参考:小媳妇的心声:当孩子说出「你不要再骂我妈妈了」—I实例篇)。有几次老公刚好在旁边也看不下去,袒护我而说了几句,之後阿奏也学到了——挑老公不在时来找砸,而且还会故意强调「(老公名)以前都不会这样的,都是你教坏我们家小孩!」,甚至挑衅「怎麽样,你又想跟(老公名)讲,然後叫他来骂我,是吗?」。
我是广告,请往下继续阅读
如果您当媳妇被婆婆骂时,您老公没为您说话,我只能为您感到抱歉,您太早出生了!只是,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从父权社会走向男女平等、从大男人主义走向暖男时代,现在真的不流行愚孝和妈宝了呀!
3. 就是把你当女儿才……
某天早上,胖比(三、四岁)和我在学习,阿奏从背後呼喊我,我们只好中断。我问阿奏有什麽事,结果阿奏冷不防地就在公共区域里把衣服掀起来,她要我看看她胸部下面怎麽了。天啊~~我顿时很尴尬,因为衣服下什麽也没穿,我赶紧请她把衣服穿好。幸好我背对胖比,正好挡住这失礼、有隐私问题的场面。当晚,我跟老公反应这件事,老公表示惊讶和理解我的尴尬,他也认为尽管要检查,到房里好好说,不要在公共区域直接掀衣服,更何况小孩也在。隔天,老公一脸惊恐地跟我说,阿奏刚才直接掀衣服叫他看,也是什麽都没穿,害他赶紧手遮眼睛,叫她赶快把衣服穿好。
面对婆家动不动就碎念、不敲门直接开房门进来、不尊重媳妇喂母奶的隐私……,婆家常说「就是把你当女儿才……」,意图把事情合理化。现代人愈来愈注重生活的空间与品质或个人隐私,老一辈的人与现代人在这观念上有世代差异,但是有些事真的不是「都是女人」就可以!有些事也不是「因为是家人」就可以!
4. 对媳妇的娘家不尊重
记得胖比两、三岁时,教他记住爸妈的名字。(假设爸爸叫叶大雄,妈妈叫李静香)隔天胖比来问我「妈妈,你的名字不是叫李静香吗?可是阿奏说我错,说你的名字不是李静香,是叫「叶」静香!」。古早时代的确有冠夫姓,但现在随着观念开放与男女平等,已经不流行冠夫姓了!冠夫姓也就罢了,直接把娘家的姓拿掉,就是不尊重!有次我也忘记是什麽事,被骂到最後「你不要忘记!你死也是我们家的鬼!」。对此,我也很慎重地跟老公说:「我死後,拜托!绝对!不要入你们家的神主牌位里,活着的时候被骂到臭头或整天碎念、找砸,还要听两个女人在吵架(婆婆和她婆婆),我死後只想图个清静!」。
有次带胖比去放电,爬栏杆时因为没抓好而受伤了。我爸刚好过几天有事北上,顺便来看我,结果婆家竟然向我爸告状「你们家女儿带小孩出去,竟然把小孩「推倒」,害小孩受伤」,讲得好像事发之时就在现场一样!事发当天,我爸便已知情,面对婆家的说词,只是笑而不答、心里有底。
冠夫姓和死後,媳妇又成了自家人?告状娘家、想要「洗脸」娘家、抹黑媳妇,都是不尊重媳妇和其娘家!
我是广告,请往下继续阅读
5. 媳妇不孝
亲生女儿在她爸爸病危、前後宣告死亡三次之时还能出国玩,最後来不及送终,婆家也没说什麽。婆婆一声令下要摺莲花,结果我天天都在摺莲花,一个月最少14朵、最多28朵,摺了将近半年,这才叫媳妇对公公的後事有尽孝道!(南北习俗不同,因为查不到摺莲花的相关资讯,也只能默默地摺呀!)(老公当时工作忙,我一天见到他的时间大概只有上班前加下班後的两、三小时,即使他想尽孝心,也是力有未逮!)
因为生病而睡过头,错过点香时间,没多久,阿奏下楼骂我:「你没去点香欸!怎麽这麽不孝(真的哭了),只是点个香而已,也这麽不愿意,要不是我儿子早死,我就自己来,怎麽会这麽不孝(无限循环)」。媳妇也是人,也是会生病~~~
逢公公忌日,既不是媳妇作主,也不能插上话,只能听从安排、尽量配合,却还要被婆婆嫌「竟然没有人记得(忌日)!」。媳妇真的不懂,那是要像亲生女儿一样,逢忌日拜拜得出国玩才算孝顺吗?
不敢骂自己的女儿,却敢骂别人的女儿,而且把「不孝!」挂嘴边地尽情地骂?亲生子女们孝不孝顺,都没关系,反而指望不是自己生养的小孩而是别人家的小孩,即媳妇一定要孝顺婆家?人与人之间本应互相尊重,与辈份或阶级无关。而孝顺是自内心的爱与尊重!每件事都能牵扯到孝顺,成天就骂「媳妇不孝!」,久了、心死了,叫媳妇如何发自内心地尊重婆家呢?
最近蒜头收成,我爸寄了一箱蒜头来,我也依照习惯「特地」分给阿奏,结果还要被阿奏酸「你给我一包蒜头哦?不用啦,我拿钱跟你买就好,多少钱?」,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只好当做没听到。单纯的善意分享还要被鸡蛋里挑骨头,有些媳妇希望融入婆家,却被婆家解读成无事献殷勤或是贪图财产,那还不如一直当个外人就好!
媳妇一定要巴结婆婆吗?
有人长辈会说「做人媳妇要知道理」或是叫媳妇嘴巴要甜一点。但是真的有必要巴结婆婆吗?
我是广告,请往下继续阅读
如果一个人值得尊敬、人与人之间真诚对待与互相尊重,又何需巴结?如果只是久久或偶尔见一次,虚应一下、做个样子,倒也没什麽不可以,反正隔天就忘了。但是媳妇真的不是闲闲没事做,成天想着如何巴结或讨长辈欢心就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阿奏本来三餐都自己料理,不会跟我们一起吃饭,生活作息也不同。公公过世後,怕阿奏独自一人太难过,便请她跟我们一起吃饭,免得她胡思乱想。但婆婆跟她婆婆(即阿奏)也有婆媳问题,不想跟阿奏同桌吃饭,便交待我说「我不想跟她吃饭,以後我都会在外面吃,不用叫我(一起吃饭)」。
阿奏餐餐嫌我煮的饭太硬、煮的菜咬不动、太清淡没味道……嫌到最後,阿奏受不了,决定不要再一起吃饭了(说实话,我真的有解脱的感觉~)。後来有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吃饭,阿奏看到,就开始骂我「你这个人怎麽这样?!都不会叫你婆婆吃饭!乞丐赶庙公,太过份!你是来糟蹋我们的吗?」,骂得我真是莫名其妙,明明就是婆婆不想跟阿奏吃饭,变成是我让大家没办法同桌吃饭的?真是哑巴吃黄莲呀!巴结这档事,我只想说「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巴结婆婆真的会让媳妇有好日子过吗?不仅小孩的事、老公的事,连婆婆的事也都算在媳妇头上?!
「媳妇熬成婆」?
婆婆不把媳妇当女儿看、当外人对待,这都没关系,毕竟原本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请一直把媳妇当外人就好,不要反反覆覆,骂媳妇时说是「把你当女儿,才这样教你」,但又骂得比外人还不如!只有要求「孝顺」这件事,要求得比亲生子女还要高!
「媳妇熬成婆」,不是等媳妇当上了婆婆,就可以把自己曾经的悲惨复制、贴在媳妇身上,这麽做只会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那位恶婆婆罢了!「媳妇熬成婆」,真正的意涵是要熬过来的人更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 The opposite of love is not hate, it’s indifference. The opposite of art is not ugliness, it’s indifference. The opposite of faith is not heresy, it’s indifference. And the opposite of life is not death, it’s indifference. ❞
译:爱的相反并不是恨,而是冷漠。艺术的相反也不是丑陋,而是冷漠。信仰的相反也非邪说,而是冷漠。生命的相反并不是死亡,而是冷漠。 ~Elie Wiesel《夜》
我是广告,请往下继续阅读
媳妇也是人,人的忍耐也是有限的!媳妇面对婆家的长辈,大多还是谨守着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严守分际。可是有些长辈一而再、再而三地挑剔、责骂、尖酸刻薄,人的耐心也是会被磨光的!不想要动不动三天两头吵一次、浪费心力或让家里吵得乌烟瘴气,媳妇选择了沈默,时间久了也是会死心的,沈默之後便是冷漠了。
如果认同或有任何想法,欢迎在文末留言哦!也欢迎按赞、追踪加关注哦!
🌸文章更新以痞客邦为主!🌸
🌸前往:Psyche赛心姬粉丝专页按赞和追踪!🌸
🌸觉得文章很实用,赶快点选下面按钮分享给好友吧!🌸
妈妈关系小孩女儿老公吃饭长辈婆婆媳妇婆家